培育优良家风家教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7-04-13 09:58:5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风是家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家教家风建设 , 特别是近年来,更是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座谈会上又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由此可见,重提和重视家教家风建设,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和影响深远。

一、家风家教的现状

中国自古非常重视家风教育,出现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优秀的传统家训,也出现了孟母断杼、岳母刺字等关于家庭教育的历史佳话。当前,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都在影响着传统的家风家教。其中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现代家风教育逐渐开始重视个性的培养,并在继承传统家风的内容中融合了一些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如自由、民主、平等、独立、感恩都被逐渐纳入其中。同时,在多方面因素冲击下,家风家教的德育功能逐渐减弱,家风传承面临着一些现代困境。

首先,家风教育难敌不良世风。一是讲关系、炫富、走后门等不良社会风气在现代社会不断滋生和蔓延,这与家风教育中的很多内容相抵制与冲突,使孩子感到困惑、矛盾。这时,很多家长都选择向现实妥协,难以坚守和捍卫自己的门风。二是部分家长只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培养孩子的品德修为、生活能力、个人素养。家长分数至上的理念和态度对孩子们起到错误的价值引导,让孩子们认为思想品德并不重要。并且,很多家长不仅弱化家风教育,甚至自身的行为就是一种错误的示范。他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到所谓的“名校”,不惜走后门、攀关系、让孩子撒谎等,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背道而驰,极易影响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形成。

其次,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化冲击着家风教育。传统的以家族而居的大家庭模式在时代变迁中已逐渐消散,随之相关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变,这使良好家风难以传承。同时,离婚率攀升、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的家庭结构,都进一步冲击着家风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单亲父母没有更好的精力和条件对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独生子女则因是家庭的“独苗苗”而倍受宠爱,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根本无法顾及孩子在农村的生活和教育。近年来,因家庭教育缺位而引发的青少年的犯罪率明显高于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青少年。

二、家风家教的影响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一)优良家风的影响

优良家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是促党风好政风清的载体。家风影响着个体一生的成长,正是众多个体的合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历史上,优良家风推动社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北宋铁血名将辛弃疾,自幼在祖父辛赞的带领下“登高望远,指画山河”,长大后拿起武器反抗金国统治,解救铁蹄蹂躏下的北方民众。这种家风涵养的就是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反观当今社会,一些人是非颠倒、纸醉金迷、倚仗权势、目无法纪,种种行为表现出优良家风家教的缺失。若这种人充斥于领导干部队伍中,又岂能确保党风好、政风清,推动社会繁荣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培育优良家风,克服价值观教育“只见理论不见人”的弊端,解决价值观理解和教育上的“断层”问题,进而以个体和家庭的良好风尚促进党风好政风清,推动实现宏伟目标。

(二)不良家风的影响

从古至今腐败之祸多起于“萧墙之内”。家风与官员的操守有直接关联:家风正,则为官清;家风劣,则为官浊。近年来,领导干部子女、家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多数是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据有关媒体初步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纪委发布的100多份中管干部及以上级别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中,至少有80人的违纪问题涉及到亲属、家属和身边人,比例高达80%以上,情形之严峻着实让人忧心。在查处的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落马高官的案例中“父子兵”、“夫妻店”、“全家腐”,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的奇异景观,并最终形成一个共腐关系圈。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家庭或者家族的家风不正。古人言“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了家业的兴败、儿孙的成长,也决定了世风的良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千百年来,家风一直备受重视,好的家风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相反,一些不良的家风也将受世人的鄙夷。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则无国家”,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三、利用家风家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搭建载体平台、选好话题、讲好故事、做好互动

要营造和谐的家庭风尚和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媒体宣传,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赢得社会共鸣。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舆论宣传需要选好话题,用全新的角度进行宣传。在这个过程中要深挖家风家教的生动案例,努力挖掘家风背后的感人故事,突出个性化的表达。最重要的是,不能只局限于媒体的单方面宣传,应强调好与广大群众的亲密互动,如开展“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征集活动、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少年”等活动,争取让“家风”成为社会的流行词。只有通过这样的全方位、互动式、立体式的宣传,才能让人们从家风家教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提高培育良好家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搭建传承平台、找好创新、促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这对传承和发扬良好的家教家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化传承上,我们要强调传统家风中的精髓部分,将其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在创新发展上,我们应争取将传统家风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使其内容上与时俱进,方法上推成出新。总之,我们只有保持“扬弃”的辩证态度,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才能使家风文化源源不断地为思想政治教育输送养分,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三)搭建机制平台、加强培训、处好关系

要让营造良好家教家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活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光靠舆论宣传是不够的,应该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长效教育机制。首先,应把传统家风家教视为一种文化遗产,进一步建立家风家教的文化学体系及其文化遗产学科,使理论研究更规范化、正规化。其次,很多年轻父母并不是合格的施教者,应对这些家长进行家风家教的知识培训,让他们有意愿、有能力进行家风教育。最后,要正确处理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通过法律、制度、政策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教。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数家庭能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以良好的家风有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但在当今社会,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带来了社会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等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可以找到道德传承断裂、家风家教缺失的因素。调查发现,我县部分家庭家教家风不容乐观,不赡养老人、兄弟姐妹反目、溺爱孩子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县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家庭教育认识极度不足。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只属于学校的责任。

二是缺少勤俭节约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奢靡之风在部分家庭中也开始慢慢抬头,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特别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严重。

三是老人赡养不到位。多数停留在对老人的物质赡养上,能够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但是精神赡养方面做得很不够,老年人精神苦闷。部分老人得不到儿女的赡养,甚至被虐待、打骂、遗弃。

四是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有些家长做不到言传身教,也不注重科学教子,重养轻教,重智轻德,娇生惯养出了一些好逸恶劳的“小皇帝”、“小公主”。

五、对策和建议

(一)深化活动主题。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足做好“家”字文章。将文明家风建设与妇联家庭工作相结合,传承家庭美德,对接现代文明,将“平安家庭”、“文明家庭”、“特色家庭”创建等传统活动注入新的内容,把文明家风建设作为妇女组织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主攻方向,使“平安和谐家庭”、绿色家庭、书香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建工作焕发勃勃生机。

(二)创新活动载体。 在文明家教家风建设中直面婚姻家庭、尊老敬老、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强化婚姻道德约束力和立足家庭奉献为重点策划活动。将“良好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围绕激发妇女群众的兴趣,深入了解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积极搭建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载体,开展系列有地方特色、有群众基础的家庭建设活动,组织开展 “家庭道德评议会”、“好婆媳、好夫妻、合格家长”等群众性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邻里亲情互帮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通过身边人、家常事来接受教育、启迪心灵,使文明家风建设深入千家万户。

(三)整合社会资源。家教家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把家教家风建设与文明城市、文明乡镇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加强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的联合,做到各尽其责,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良好家风的局面。 注意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家庭道德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展示最美家庭风采,传递文明家风正能量,引领广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风、坚守家庭道德,为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贡献。